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中的一種考試題型,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接下來考試網帶領各位考生一起來學習言語理解與表達。
如果有這樣疑惑的小伙伴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那就要搞清楚作者的寫作意圖一定在文段內,只不過有時候在文字內,有時候在文字外,我們在糾結的時候需要結合文體和文段行文具體分析。
說明文的寫作意圖就是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對象一定在文字內;記敘文就是通過故事說明道理,主旨一定在文字外,要基于文字內的故事往下推斷一步,得出道理;如果文段本身就是在講一個道理,那么文段的主旨就應該是希望通過道理勸誡以后如何去做,主旨同樣在文字外,需要結合道理往下推斷一步得出做法;難點在于議論文,議論文的寫作意圖既有可能在文字內,也有可能在文字外,經過大量的試題總結后發現但凡題干中描述了問題,并且談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危害,原因,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無一例外答案都在文字外,也就是需要通過結合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除此之外大部分寫作意圖都在文字內。
【例題】以英國為例,據英國全國志愿組織理事會統計,受財政緊縮政策影響,2012年度政府對慈善組織的資助減少了13億英磅,較前一年下降8%。為此,英國的慈善組織不得不以更加“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來應對資金困局。在開源方面,主要是拓寬籌資渠道,比如開展房屋租賃、培訓課程、慈善商店等慈善性質的交易活動;在節流方面,主要舉措是加強組織內部管理。因此,雖然歐洲經濟大環境不好,但調查數據稱,英國2011~2012年度的慈善組織經營性收入仍然有213億英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慈善組織應當減少對政府的依賴
B.慈善組織應不斷改善自身管理模式
C.開源和節流對慈善組織管理缺一不可
D.經濟形勢對慈善組織的發展影響較大
文段第一句話指出了慈善組織目前缺少資助這樣的問題;之后論述了慈善組織應對這一問題的措施,即以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來應對資金困局,并且具體論述了兩方面的措施;最后說明轉變管理模式這樣的措施確實取得了成效。文段的行文脈絡是提出問題,給出對策并且介紹了對策的成效,所以文段是通過問題引出解決該問題的具體措施,給我們介紹了一種可以復制的成功經驗,所以我們我們應該根據題干的問題合理的推斷,即應該學習成功經驗,不斷改善自身的管理模式,故本題答案選擇B。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