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判斷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具體包括政治、管理、哲學、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各個方面,想把所有知識點都掌握好顯然是不現實的。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接下來考試網帶領各位考生一起來學習常識判斷。
常識題目畢竟還是占有一定的分量的,所以小伙伴們務必也要看重它!今天考試網就跟小伙伴們來分享一些做常識題目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小伙伴們。
對于選非題,可以分析題目選項的內在邏輯,選項設置往往采用“張冠李戴”、“以偏概全”等方式設置錯誤選項,通過認真分析題干的內在邏輯分析往往可以甄別出說法錯誤的選項。
【例1】關于我國的油料作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花生喜溫耐瘠,適宜種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
B.芝麻喜涼,果實有黑、白之分,山東省產量最高
C.油菜抗寒力較強,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
D.大豆喜溫,生產發育期間低溫會延遲開花成熟
【解析】正確答案為B。A項說法正確?;ㄉ窍矞啬婉ぷ魑?,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最好。在各種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單產高,含油率高。
B項說法錯誤。芝麻喜溫,果實有黑、白之分,是一種優質的油料作物,我國芝麻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東等省份。其中,河南省芝麻的產量最高。
C項說法正確。油菜是喜涼作物,對熱量要求不高,對土壤要求不嚴。油菜也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
D項說法正確。大豆是喜溫作物,夏季氣溫平均在24 ℃~26 ℃時對大豆生長發育最適宜。大豆抗寒力弱,生長發育期間溫度降低會延遲開花,成熟期植株死亡的臨界溫度是-3℃。
故本題選B。
【思路點撥】B選項,若前半句“芝麻喜涼”表述正確,則芝麻產量最高的地區應為常年氣溫較低的地區,山東省氣溫較高,與此特征不符,選項前后表述沖突。
對于某些題目和選項,看似是考查對相關知識的記憶情況,但可以通過對題干或選項的原理進行分析,運用基本的知識點分析得出答案。
【例2】關于2017年新調整的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各類作業方式休漁時間均有所延長
B.首次將南海的單層刺網納入休漁范圍
C.統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漁結束時間
D.首次要求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同步休漁
【解析】正確答案為C。2017年,農業部發布《農業部關于調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通告》,重新調整確定了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具體休漁時間調整為:①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為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②北緯35度至26度30分之間的黃海和東海海域為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北緯26度30分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東海海域為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在上述海域范圍內,桁桿拖蝦、籠壺類、刺網和燈光圍(敷)網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③北緯12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為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這樣總體上休漁時間都是從5月1日開始,休漁結束時間則略有不同。C項說法錯誤,其他選項均正確。故本題選C。
【思路點撥】本題看似考查對“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政策的掌握,但可運用地理知識得出答案。休漁制度是為了保護魚類,促進魚類繁殖,應在特定季節進行,由題干“伏季休漁”也可知是在伏季進行。我國疆域遼闊,不同的海域伏季時間不同,不會統一休漁的結束時間。
考試網以上分享的兩個題目,希望能夠幫助小伙伴們領悟一些分析常識題目的小技巧,順利解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