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j5501"></ol>
      <strong id="j5501"></strong>

      1. 云南公務員考試網
        0871-65352188
        您現在位置:首頁> 備考資料  >  省考公務員  >  行測備考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正文

        考試網提醒: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公務員筆試中行測的一類題型。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所給的文字材料不會很長,主要是對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下面一起和考試網來看看如何備考。

        微信截圖_20201029152131.png

        我們都知道,言語理解與表達在公考行測中的比重高,言語是每一位考生都很重視的部分,而很多時候你有這樣的困擾:我怎么就是完美錯過正確答案呢,為什么我會想多呢,為什么這道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而答案卻不是,同學們,原因很簡單,言語有時候真需要我們放空自己,你不要有任何自己的想法,推測,主觀臆斷,這些往往又是我們極其容易犯的錯誤。 下面考試網和大家看一下這道題:

        【例題】當代社會呈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文化的階層和地域區別越來越小,民俗的地域性和群體性差別消失,民俗作為地區和人群的標識或認同的意義逐漸減弱。民俗也在審美化的趨勢和背景下,成為時尚的,而非實用的。比如旅游場域中的刺繡或帽子等,基本不會拿來用,而是用來裝飾和收藏。民俗變為了一種浪漫的、時尚的消費品,淪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

        A.應從美學角度來重構作為大眾文化的民俗審美觀。

        B.大眾流行文化影響了普通百姓對民俗的審美品位。

        C.文化階層與地域的差距縮小使民俗成為大眾文化。

        D.城鄉一體化的快速發展的趨勢改變了民俗的性質。

        這道題是一道主旨觀點題,我們都知道主旨題要找重點,同學們要記住,正常情況下重點都在文段中不會有很多題真的需要我們去聯想,想象,推斷,通過我們之前學習的方法,關鍵詞和閱讀敏感要準確去找到重點。這道題第一句話告訴我們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民俗的意義減弱了。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民俗的性質發生了改變,變得時尚和非實用了。第三句話比如舉例子顯然不用去看,第四句,又在強調民俗的性質改變了,變成了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整個文段就在強調民俗的性質的改變,答案選擇D。而這道題會有很多學生選擇A,認為大眾對于民俗的審美觀是錯的,應該重塑,同學們沒有任何一句話說現在大眾這么想是錯的,不好,又何談重構。因此答案選D。

        言語理解的題目大家做題有時候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我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正確率反而變低了,還不如一開始正確率高,為什么,就是越學,你想的越多,主觀帶入越多,越來越不能靜下心來放空一切就是單純去思考這道題本身了,那么選錯就自然而然了。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學習的不對,也不是因為我們學習的很多知識點沒有用,而是要融會貫通,該到什么時候就去怎么想,放低姿態,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是不是就是我們真的很不“聽話”。



        黄片ⅹxx.777,亚洲精品自慰网站,亚洲无码精品羞羞视频,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户外视频
        <ol id="j5501"></ol>
            <strong id="j5501"></strong>